其他項目

三、求雨
作者:楊浩有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19-06-24    瀏覽:
  求雨是建國以前農(nóng)村中常見的大型社會活動之一。過去水利設施條件很差,曲沃境內(nèi)雖有數(shù)條河流,但沒有水庫,沒有機電,無法將水提出河道灌溉莊稼,廣大農(nóng)村單靠搖動轆轤汲水澆田,實在是難以抵御旱災。每遇春夏兩季久旱無雨,小麥收不下,秋糧種不上,村民們的生活會陷入到極度困難之中。
  在大清末年,官府黑暗腐敗,根本無力顧及民間。民國年間,世道混亂,兵匪橫行,官府對農(nóng)村更是不聞不問。百姓遇到旱災,無力抵御,只能乞求老天,所以在清末至民國年間,求雨的事會時常發(fā)生。
  在曲沃,求雨大都到黃帝廟、龍王廟、后土娘娘廟、玉皇廟中祈禱,根據(jù)路途遠近,縣城東北各村會去橋山黃帝廟,縣城西北各村會去蒙城黃帝廟,西常、史村一帶村子會去西海龍王廟,里村、高顯一帶村子會去趙莊后土娘娘廟,縣城南部各村
會去普河龍王廟,而縣城東南各村大都會去東閆村老君山上的玉皇廟中去求雨。
  據(jù)《曲沃縣志》記載:“光緒二十六年(1900年),歲大旱,春夏無雨,麥禾枯,人有餓死者。”“光緒二十七年(1901年),是歲大荒,麥不登,秋薄收,石麥價銀二十二兩不等。”“民國十八年(1929年),春少雨,麥無收,北上一帶農(nóng)民逃荒鄰縣。”“民國二十四年(1935年),大旱,晉省南部自春至夏七月上旬,未下透雨。”
  對清代末年的求雨,村民們已無從記憶,而民國年間的兩次求雨,多數(shù)老年人還記憶猶新,他們回憶那求雨場面的隆重、態(tài)度的虔誠,實在是催人淚下,感人肺腑。
  據(jù)村民回憶,在民國十八年的大旱之際,曲村、楊談一帶村民紛紛到橋山黃帝廟中去求雨。橋山黃帝廟建于后周顯德年間(954年),據(jù)說,華夏始祖黃帝死后,其真骨就埋在橋山上,后人建廟祭祀。《曲沃縣志》記載:“遇旱,禱者,有片云至檐際,輒雨。”可見自建廟起,便時常有人去求雨,而且十分靈驗,直到民國年間,凡遇大旱,上山求雨的人依然很多。
  民國二十四年五月,楊莊村就組織了一場登橋山,祈禱黃帝神靈極為隆重的求雨活動。
  這一年,自春到夏,滴雨未下,小麥沒有收成,秋糧眼看又種不上,村民們十分焦急,都紛紛要求時任村長的張恭端到橋山去求雨。張恭端和村中楊姓族長、各閭長商議后,著手準備,定于五月初九凌晨開始行動。
  因橋山距楊莊村有15里的路程,到山腳下的下廟神村才能沿石階登山而上,加上攜帶的供品十分豐厚,參加求雨的有50多人,所以村中安排了八輛馬車,滿載而行。這天早上四時起身向橋山進發(fā),八時許來到下廟神村,人們下車后立即整隊登山。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4個手舉繡著青龍杏黃彩旗的人,彩旗后邊是由八人組成的鼓樂隊,他們敲鼓、拍鈸、吹奏嗩吶,以歡快的樂曲進行伴奏。樂隊后邊是抬祭品的人,最前面有兩人抬一張條桌,上放褪去毛的豬頭、羊頭和牛頭,后邊八人抬著裝滿桃饃、棗山、糕點、各式干鮮水果以及香表、紅燭、清酒等供品的四架食籮,跟在供品后邊的是村長、閭長、族長、學堂先生以及三十來號隨祭之人。其中有兩個青壯年抬著一個鍘墩緊隨隊伍之中。每人頭上都戴著一個用鮮柳條編成的圈帽,上身穿著露出雙臂的白色褂褂,下穿黑色褲子,手中都拿著一枝點燃的香柱。在鼓樂聲中拾階而上。七八百個臺階走了兩個多小時,到上午十一時登上山頂,在黃帝廟前停下。
  那時,橋山黃帝廟還完好無損,三間廟宇,石柱鐵瓦,莊嚴肅穆。廟中神臺之上,黃帝泥塑神像神采奕奕。大伙一起動手,將供品擺放于神案上,點燃紅燭。張恭端和族長、閭長們站立案前,燃起一尺多高的香柱,其它隨祭人員都恭敬地肅立于他們身后。此時主持人村中學堂先生王居正站立神案右側(cè),高喊:“祭禮開始,鳴鼓奏樂,上香、揖、叩拜!”隨著鼓樂吹奏,張村長將香柱插入香爐之中,眾人作揖后一起跪下。這時,王居正先生喊了一聲:“上鍘墩!”那兩個青壯年,將鍘墩橫放在張村長面前。張村長挽起褲腿,露出兩膝,然后輕輕地跪在鍘墩上。他神情凝重,紋絲不動。大伙跪好后,王居正先生開始頌讀求雨禱辭。此刻鼓樂暫停,峰巒肅穆,所有人都屏息凝神,只有山頂?shù)陌貥浒l(fā)出呼呼的嘯鳴。大約有半頓飯的功夫,禱辭讀畢,張村長奠酒祭表,眾人叩首起立。只見張村長雙膝之上有數(shù)處被刺破,滲出了血水。
  眾人起身后再次高呼:“求黃帝老爺慈躬垂恩,速降甘霖,救民倒懸!”祈禱完畢,收拾祭品,走下山來。到下午五時許回到村中。當晚,又在村中心黃帝廟中,面對黃帝神像,再次恭祭祈禱。
  也許是精誠至深,感動了黃帝神靈,當晚后半夜,一場暴雨自天而降,直下到第二天清晨,田間洪水四溢。兩天后人們趕快播種玉米、谷子,這一年秋糧喜獲豐收,村民們免去了饑餓之困。
  又據(jù)王村孟凡榮先生回憶,民國十八年(1929年),王村村民也進行了一次求雨活動。他們是到村東南三里外的西海龍王廟中去祈禱。這一天,村中出動了七八十號人,由村長王天英帶領,一大早便向龍王廟進發(fā)。
  走在隊伍最前邊的是四個踩著三尺多長高蹺的人,他們身穿武士服裝,手拿一丈多長的皮鞭,沿途甩鞭開道。隨后是由八桿彩旗組成的旗隊,再后邊是八個吹鼓手,敲鼓、擊鈸、吹奏嗩吶,跟在后邊的是抬祭品食籮的人,也有豬、羊、牛三牲大禮,最后是所有隨祭人。他們都頭戴柳條圈帽,手拿點燃的香枝,恭敬肅穆地向龍王廟走去。
  因王村到西海龍王廟全是平路,而且距離不遠,所以一路上鼓樂長鳴,鞭炮轟響,沿途招來許多村民圍觀。走在最前邊的 4 個踩高蹺的人,一路蹦跳著,將長鞭甩得啪啪直響。他們只要見到路上有戴草帽的人,便會認為是不喜歡下雨之人,于是甩動長鞭,將他們頭上草帽打飛。這些人不知原因,常會四散逃跑,甩鞭之人立即追過去,無論跑多遠,也要追著去打,直到把草帽打落在地,才返回隊中。
  早八時許,求雨隊伍來到西海龍王廟,在獻殿之中安放供桌,擺上祭品,眾人點燃紅燭、香柱,在主持人的高呼聲中,伴隨鼓樂演奏,按上香、奠酒、叩首、祭表,進行恭敬地叩拜。然后由主持人頌讀求雨禱詞,讀畢,眾人起立、作揖、燃放鞭炮。廟中叩拜完畢,眾人將祭品中的糕點、干鮮果端出殿外,在八角海、七星海、南海、東海、西海上四處拋灑,并念念有詞,敬請龍王爺快降甘霖,以解干旱之苦。
  據(jù)說,王村這次求雨后不久,南韓、焦莊、吉許、郇村都先后前去求雨,幾天后,驟雨連降,解了干旱之困,村民們都種上了秋糧,保證了秋后的收成。
  另據(jù)東閆村楊朝珍先生回憶,民國二十四年,春夏兩季大旱,東閆、西閆、李野、下郇的村民,每天都到村南老君山上的玉皇廟中求雨,而位于東閆村東的范柴村,也想進行一次求雨活動,只是白天求雨的人不斷,只好選一個晚上進行。
  老君山東南方的山頂有座玉皇廟,廟北有一山峰叫接雨山,山頂北側(cè)建有一座接雨塔,山頂最高處有座四方亭,人稱接雨亭,過去每逢天旱時人們都到這里來求雨。
  這天半夜時分,范柴村五六十號村民一起出動。他們打著燈籠火把,從范柴村往西南走去,經(jīng)賀家溝山、蓮花亭山,來到接雨山上,在接雨亭旁停下一部分人。村長和村中有名望的人帶領 12個屬龍的少年童子和十個抬供品的青壯年,一起往北走,登上老君山,來到了玉皇廟中。
  他們在廟中點燃蠟燭,掛上燈籠,在玉皇大帝神像前安置供桌,擺放供品,有豬、牛、羊三牲大禮和各種干鮮水果。供品放好,村長站在正中央,在鼓樂隊的伴奏聲中,手持長柱香,其他人站立身后,由主持人高喊:“祭禮開始,作揖、上香、奠酒、叩首、祭表。”然后頌讀禱詞。讀完后眾人起立,齊聲高喊:“求玉皇大帝速降大雨,救民苦難。”
  在廟中敬獻完后,他們來到院中,12個屬龍的少年童子站立一排,褪下褲子,每人灑下一泡尿。旁邊站著的青壯年趕快撮土和泥,最后將泥巴捏成一只猴子,手中拿一木棍,像是孫悟空的樣子。這時,主持人過來,雙手捧起“孫悟空”,帶領大家一起向接雨山走來。
  他們先來到接雨塔下,青壯年搭成人梯,將主持人舉起來。主持人恭恭敬敬地將“孫悟空”放在塔尖上,然后下來,一起伏地叩拜,求孫大圣懇請龍王爺趕快降雨。
  據(jù)說,這一做法來源于《西游記》故事,人們相信孫悟空法力高強,能呼風喚雨,降服龍王,由他出頭求雨,玉皇大帝也不敢不聽。
  離開接雨塔后,眾人來到接雨亭內(nèi),和留在這里的人們匯合起來,站成一排。他們再次擺上供品,遙對長空明月,一起下跪,焚香叩拜,求上天保佑百姓,快降甘霖。
  行完大禮后,留在這里的人們,將編好的柳條圈帽發(fā)給每個人,戴在頭上,然后由村長帶領,在鼓樂聲的伴奏中走下山來,返回村中。
  據(jù)說,范柴村的這次求雨非常及時。求雨前,村民們在大旱面前無法生活,許多家庭已備下干糧,準備外出逃難。不想求雨后,很快下了一場透雨,人們趕快種上秋糧。那年秋季風調(diào)雨順,不光地里莊稼長得好,就連大風吹落到墻頭上的谷子也能長大,抽出穗來,打下籽粒。這場求雨活動,解除了饑餓之困,也避免了一次大逃荒。
  這三次求雨,僅僅只是發(fā)生在曲沃地域上無數(shù)次求雨活動中的三個事例。從這三次求雨中,可以看到他們既有共同之處,又有不同特點。比如,都要鼓樂相伴,都要頭戴柳條帽,都要用三牲大禮和磕頭禱告。不同之外是,楊莊村以村長跪鍘墩來表示虔誠之心,王村以長鞭打去頭頂草帽以示懲戒怕雨之人,而范柴村則是以童子尿捏孫悟空來表示對降雨的渴盼。這些求雨中的行為和表現(xiàn),既含有對神靈的極度虔誠之心,又展示了人們對莊稼豐收、生活幸福的急切追求。
  建國以后,隨著興修水利工程,改善種植模式,加上黨和政府對“三農(nóng)”工作的高度關注,人們莊稼豐收、生活富足,已經(jīng)不再需要神靈的恩賜,而是靠自身的奮斗就完全可以獲得。禱告神靈、祈求下雨的活動早已不復存在,然而,每當回憶起這些往事時,不能不令人感到,這確實是過去農(nóng)村中人們在追求共同利益時,相互之間真誠團結(jié)、齊心協(xié)力的一種感情流露,也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一種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的體現(xiàn)。
上一篇:四、爭水
下一篇:二、鬧家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