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左傳·昭公二年》:先國后己,卑讓也。
[典義] “先國后己”,意謂先國家后自己。后以“先國后己”喻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愛國者。
?。鄣鋵?shí)] 公元前540年春天,晉平公派韓宣子到魯國進(jìn)行國事訪問。夏天,魯昭公為了答謝韓宣子的訪問,派大夫叔弓到晉國去回訪。晉平公派使者在絳城的郊外慰勞,叔弓辭謝說:“我是寡君派我來修過去的友好的。寡君還交待我說:‘你不是去做賓客,是要把我的謝意上達(dá)給執(zhí)事,我們敝邑就大有光彩了,豈敢煩勞盟主派郊使迎接?請?jiān)试S我辭謝。’”晉使者請叔弓住賓館,他又辭謝說:“寡君命令臣下前來續(xù)修過去的友好,友好結(jié)合,使命完成,這就是臣下的福祿了,豈敢再住進(jìn)宏大的賓館!”
晉大夫叔向聽了叔弓的婉言辭謝,以贊美的口吻說:“叔弓真是懂禮啊!我聽說:‘忠信,是禮的容器;卑讓,是禮的根本。’言辭不忘記國家,這是忠信;先國家后自己,這是卑讓?!对姟分姓f:‘不要濫用威儀,以親近有德的人。’叔弓老人家已經(jīng)接近這個(gè)德行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