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

張慶獻(xiàn)糧
作者:楊浩有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19-04-28    瀏覽:
  過去,南屬寺村有三座牌坊。其中一座石牌坊,建于西南城門東50米處的西大街上,為張家貞節(jié)牌坊。兩座木牌坊,一座建于大街東段50米處,為王家節(jié)孝牌坊,是4柱兩層重檐仿亭式建筑;另一座建于村西北方,大廟東側(cè)南北大街丁字街口,為張家忠孝牌坊。這座牌坊,坐北向南,也是重檐仿亭式建筑,高約兩丈余,東西長約一丈八尺,南北寬約一丈,下立4柱,柱頂有托梁畫棟,中鑲一匾,上書“敕建忠義坊”五個大字,坊頂為重檐歇山,上履青灰色筒瓦,龍脊凌空。
  建于北大街上的這座木牌坊毀于上世紀(jì)三十年代,其右側(cè)過去曾立有一通石碑,碑文題為“重修敕建忠義坊記”,落款為“大清康熙四十二年立”。石碑被張家人拉回家中,后因長期用作捶布石,碑文中心字跡被嚴(yán)重磨損,僅四周邊沿部分尚可辨認(rèn)。從殘留字跡確認(rèn),這座木牌坊為大明正統(tǒng)六年(1641)三月二十日由朝廷救建。后因損壞,于大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重修,其余字跡漫漶不清,難以辨認(rèn)?,F(xiàn)存于張氏后人張學(xué)武家。
  關(guān)于這座木牌坊,張氏后人張學(xué)斌先生講述了他幾代祖先流傳下來的一個感人的故事。
  明朝正統(tǒng)年間,南屬寺村張家出了一個有名的義士叫張慶。他生于明洪武25年,七八歲時正趕上晉南一帶連年大旱,莊稼顆粒無收,家中存糧早已吃光,父親整天出去剝樹皮、挖草根,拿回家后剁碎放進(jìn)鍋里煮,一家人就在這樣的歲月中煎熬著。爺爺奶奶年紀(jì)大了,身體虛弱,連病帶餓,過了沒多久便相繼去世。埋葬了爺爺和奶奶后,父親實在忍受不下去,便外出當(dāng)了兵,跟著燕王到南京靖難去了。家中就剩下不滿10歲的張慶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,家里沒有吃的,母親只好領(lǐng)著張慶去沿街討飯。那時南屬寺村家家斷糧,戶戶逃荒,村中討不下吃的,他們只好跑很遠(yuǎn)的路,到絳縣、翼城、垣曲一帶去討要。白天一個村一個村地跑,晚上就睡在破廟里。張慶衣服破爛,夜晚冷風(fēng)嗖嗖,凍得他蜷縮在墻角里,渾身直打哆嗦。當(dāng)時遭受旱災(zāi)的地面很大,附近幾個縣的收成都不好,家家都缺吃少喝,有時他們一天都要不下幾塊饃。小張慶餓得頭暈?zāi)垦?常常會摔倒在地上,媽媽很心疼,要上一點(diǎn)點(diǎn)自己舍不得吃,都讓張慶吃了。張慶看著媽媽面黃肌瘦,曲腰弓背的樣子,也非常心疼。就在張慶10歲的那年冬天,媽媽得了一場大病,小張慶日夜守在身旁,給媽媽燒水、喂湯。一天夜里,媽媽連連咳嗽,憋得幾乎喘不過氣來。張慶趕快給媽媽捶背、喂水。媽媽抓住張慶的手說:“孩子啊,你還這么小,往后該咋過啊? ”說著便鳴鳴地哭起來,張慶也摟住媽媽的脖子放聲大哭起來。哭了一會,媽媽哽咽著對張慶說:“你父親一走再沒了音信,媽媽恐怕也不能照顧你了,你一個人要好好地活下去啊,你要記住媽媽的話,長大后要是光景好過了,可別忘了那些窮人啊! ”說完媽媽咽了氣,小張慶哭得死去活來,在地上直打滾。后來本家叔叔、姑姑們跑來,連勸帶拉,將他扶了起來。
  埋葬了媽媽,張慶就寄住在本家叔叔家里,叔叔嬸嬸待他還不錯,他也很有心眼,一刻也不閑著。白天割草、拾柴,晚上鍘草、喂牛。農(nóng)忙時,還要跟著叔叔下地干活。張慶盼望著父親能趕快回來,和他一起生活。誰知幾年后,有人傳來消息,說他父親在攻打南京城時死在了亂軍中,再也回不來了。張慶一連哭了好幾天,知道父親再也指望不上了,只有靠自己單獨(dú)頂門立戶了。
  一晃數(shù)年過去,張慶20歲了,叔父、嬸子為他張羅地娶了媳婦,他搬回到自己家里去住。幸好他家還有幾畝薄田,從此,他與媳婦二人起早貪黑,耕種田地,艱難度日。
  人常說:經(jīng)歷過磨難的人,才知道日月的艱辛。張慶是在苦水里泡大的,他曉得勤勞,懂得節(jié)儉,知道該如何去應(yīng)付那窮苦的生活。幸好媳婦也是窮苦人家出身,很會過日子,于是小兩口咬住牙,憋住勁,在那一貧如洗的光景中,艱苦地打拼起來。
  張慶家有三畝地,在村南黑河灘南岸上。張慶知道,要想溫飽就得種好地,要種好地就得多下糞,沒有糞莊稼是長不好的。可是他家沒有牲口,也喂不起豬羊,攢不下糞,只有到路上去拾糞。拾糞得有背簍或籮筐,張慶沒錢,買不起,于是他就拿了鐮刀,跑到30里外磨里峪的南坪山上去砍荊條。砍回一大捆荊條,他自己編簍子、編筐子,然后背上簍子到大道上去拾糞。他天不亮就起床,往東跑到南樊、大交,拾滿一簍子就背回來,倒下后,喝口涼水,拿一塊菜團(tuán)子,又往西跑到北董、同村,再去拾。從冬天到春天,甚至過年都沒有停止過,他一天到晚跑好幾趟,中午還要到村中富戶們家里去干零活,掙幾個小錢,或幾升糧食。就這樣,他攢下了一大堆糞,足夠三畝地厚厚地上一遍。還用苦力換得了小兩口暫時的吃喝。
  谷雨過后該下種了,張慶從叔父家借了玉米、高梁、谷子、豆子等各類種籽,然后和媳婦到田間去剜地、施肥。他家沒有牲口,不能犁耙,全憑小兩口一銑一銑地剜,一鋤一鋤地刨,糞也要一擔(dān)一擔(dān)地往田里挑。地整好后,趁一場雨后的摘情,張慶和媳婦趕快去下種。張慶用鋤頭一窩一窩地刨著,媳婦跟在后邊,一粒一粒地將種籽撒到土中,然后再用腳踢土埋窩,一連忙活了好幾天,三畝地全種上了。
  莊稼苗出土后,張慶又和媳婦不停地去松土、除草,莊稼苗也越長越好。進(jìn)入暑天,莊稼苗長到半人高時,天氣旱了起來,一連半個多月不下一滴雨,火紅的太陽將莊稼苗曬得幾乎都能點(diǎn)著火了。眼看莊稼就要早死,張慶心想:這可是他一家的命啊!他決定不能再等老天下雨,要挑水點(diǎn)澆。那時,黑河灘中還有殘留的積水,水很淺,張慶先用銑挖了個深坑,將水聚起來,然后挑著水桶,一擔(dān)一擔(dān)地送往地里。他媳婦拿了個葫蘆瓢,從桶中舀水,一棵苗一棵苗地澆著。為了能趕快將莊稼苗全澆一遍,張慶光著膀子,每天早晚兩頭不見太陽,挑水二三百擔(dān),爬溝上埝,往返二里多路。他媳婦也一刻不停地幫著,二人辛苦了20多天,將所有的莊稼苗連澆了兩遍。莊稼很快緩了過來,碧綠碧綠的,很是喜人。入秋后,一連下了幾場透雨,莊稼很快長了起來。
  人常說,功夫不負(fù)有心人。那年秋天,張慶家獲得了大豐收,一畝玉米,打了三百來斤,一畝高粱打了四百來斤,半畝谷子和半畝豆子也打了二三百斤,總收入一千來斤。還有那種在地埝上的蘿卜、茄子、豆角、大蔥,再加上媳婦養(yǎng)的十幾只雞,張慶一家可以說是有糧、有菜、有蛋,小日子著實好過起來。
  糧食多了,但張慶分毫舍不得大吃大喝,仍然很儉省。他從不讓媳婦蒸饃、烙餅、做干飯。每天照樣是三頓稀飯煮菜葉,喝飽就行。他思謀著,要多攢糧,多賣錢,然后再多置幾畝地,買一頭大牲口,打一輛車,再將舊房子翻蓋一下,他要憑勤勞換取更加富裕的生活。
  張慶自己雖然舍不得吃喝,卻極愿幫助窮苦人。他給媳婦說,只要有討飯的上門,一定要很好的照顧他們,要煮一大碗稠粥,讓他們吃飽。他忘不了自己小時候跟著母親討飯的難處,忘不了母親臨咽氣時囑咐他的話。
  第二年,張慶用存糧換了三畝地,早春他依然早出晚歸地去拾糞、攢肥,中午又出去販菜。他從下裴莊河灘地里買上一擔(dān)韭菜或菠菜,挑著到各村去叫賣,每天能掙四五個麻錢。抽空他還要到南坪山上去砍柴,挑到集市,要是有人要就賣掉,沒人要就挑回家中燒火做飯。春天下種時,因地多了,靠銑剜太慢,太誤事,他就借來犁耙,自己在前邊拉,讓媳婦在后邊扶犁或踩耙。張慶將繩子背在肩上,兩手拽著,使勁地往前拉,頭幾乎挨了地,屁股撅到了天上,腳在地上踩出了深深地腳窩,汗像雨水一樣直往下滴。媳婦看在眼里,疼在心上,遇到耙地時,就在耙上壓上一塊石頭,自己也跑到前邊,和丈夫一起拉。他們拉呀、拉呀,一連十幾天,糞下足了,地整好了,莊稼種上了。半個多月后莊稼苗都出齊了,很快又長大了。一到暑天,如果天旱,張慶還會和媳婦去挑水澆苗,他盼望著莊稼再次豐收,盼望著多打糧食,實現(xiàn)他的致富夢想。
  天道酬勤,十幾年的精打細(xì)算,辛勤耕作,張慶終于富了起來。他又置了十四五畝地,加上原來的,有了二十來畝地。他先買了一頭牛,后來又將牛賣掉,換了一匹騾子,還打了一輛車,他再也不用挑水、挑糞、拉犁、拉耙了。媳婦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,也不下地干活了,在家里養(yǎng)了一群雞、兩只豬。有了這些牲口,張慶只須拉土墊圈,便可攢下足夠的糞肥,他也不用再起早貪黑地去拾糞了。家中不缺吃、不缺喝,每年還能攢下幾百斤糧食。糧多了,沒有地方存放,張慶開始籌備建新房了。
  幾年后,張慶在北大街大廟附近買了一塊二畝地大的空園子,很快便建起了一座四合院,還有一個大牛院,成了村中人人羨慕的富戶。張慶富了,但他仍然忘不了周濟(jì)窮苦人,遇到災(zāi)荒,他總要拿出一些糧食送給那些缺吃少喝的人。凡是有成群的外地災(zāi)民逃荒來到南屬寺村,他都會在大門外盤上一個大爐子,支起鍋灶熬粥讓災(zāi)民們吃喝。一時間,張慶名聲遠(yuǎn)播,成了遠(yuǎn)近聞名的義士、善人。
  又過了十?dāng)?shù)年,張慶50歲了,這一年正是大明正統(tǒng)六年。早春的一天,張慶到村中十字大街口去閑坐,見里正拿了一張告示貼在墻上,然后站在臺階上給圍觀的百姓講述著告示的內(nèi)容。原來是河南濮陽、滑州一帶一連三年大早,莊稼顆粒不收,去年秋天好容易盼來幾場雨,莊稼剛開始結(jié)穗,不想又遇到了一場蝗災(zāi)。蝗蟲漫天飛舞,所到之處莊稼、野草、樹葉全部吃光,一連幾十天,將方圓幾十個縣的田園莊禾一掃而光。百姓們無吃無喝,不少地方出現(xiàn)了人吃人的現(xiàn)象,朝廷趕快調(diào)糧賑災(zāi),無奈饑民太多,缺額太大,一時周濟(jì)不過來,只好詔告附近省、府、州、縣捐糧賑災(zāi)。希望各富戶,能慷慨捐贈,以解國難,以濟(jì)民困。
  里正講完后,圍觀的人都議論紛紛,有人嘆息,有人惋惜,也有人不以為然,認(rèn)為遭災(zāi)之地的百姓雖然可憐,但距這里有千里之遙,與自己并無關(guān)系。也有人認(rèn)為這又是官府出的巧招,變著法地搜刮民財。然而張慶聽了后,內(nèi)心卻感到異常的沉重,他心中立即浮現(xiàn)出自己小時候隨母親外出討飯的情景。那隨處都可以見到的端著破碗、拖著樹枝、蓬頭垢面、衣衫檻樓的討飯人群;那餓死田邊、地埝、破廟中的尸體;還有那躺在母親懷中,瘦得皮包骨頭,哭得少氣無力的孩子…他也想到了,她和母親在饑餓難忍之時遇到的一個個好心人。在大交集上,賣飯的老板娘偷偷地塞給他兩個熱饅頭;在南柳村,一個老奶奶煮了一碗熱粥讓他和母親喝;在去翼城南梁的半路上,他和母親饑渴難耐,一下子暈倒在路上,是一位種瓜的老大爺把他們扶到瓜田中,讓他們吃了個大西瓜…那討飯路上的一幕幕慘景,一樁樁好心人周濟(jì)的往事讓他終生難忘,要不是這些善良人的周濟(jì),他早已沒了小命,哪里能活到今天!他又想起了母親臨終時的囑咐:將來光景好過了,可不能忘記了那些窮苦人啊!經(jīng)過多年的省吃儉用,他家中現(xiàn)在有許多的存糧。這幾年又是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,就是捐出一些,今年又會打下,怎么也不會餓肚子。他決定捐糧周濟(jì)那些面臨困境的災(zāi)民。
  主意雖已拿定,但是他要回家和老伴商量。因為他曾和老伴說好,這些存糧是給孫兒們?nèi)⑾眿D蓋房子準(zhǔn)備的,如果捐出去孫兒們成家會受到影響,老伴恐怕不會答應(yīng),兒女們也不會同意,他不能讓一家人不高興。
  回家后,他把捐糧救災(zāi)的想法和老伴兒女們商量。老伴一聽立即反對,說:“河南的事離咱家遠(yuǎn)著哪,那里的災(zāi)民和咱家非親非故,再說賑災(zāi)救民原本就是官府的事,礙咱家啥事,咱何必操那份閑心!”
  兒女們也都不同意,有說,老爸老媽一輩子舍不得吃、舍不得喝,辛辛苦苦地掙了一份光景,攢了一些糧食,現(xiàn)在白白地送給別人,太可惜了。也有說,咱家要辦的事還多著呢,何必操別人的心,老爸真是吃飽了撐的!這些活雖然都有理,但張慶總覺得問不過心去,家中明明有存糧,別人都餓得快死了,為什么就能不拉他們一把呢?他又去和已70歲的老叔父商議,想征得他的支持后讓他去勸說自己的家人。然而老叔父聽后也不贊成,勸他說:“你也是50歲的人啦,少操點(diǎn)心吧,凡事讓兒女們?nèi)ギ?dāng)家,不要惹得他們不高興。”
  親屬們都不同意,張慶依然沒有泄氣,他要尋找能支持他的人。當(dāng)天晚上,他把里正和村中幾位族長都請到他家。
  里正給他們一家講述了河南遭災(zāi)的嚴(yán)重程度,講了不少災(zāi)民難過的慘景。幾位族長也勸他們要明大義、做善事。后來,他們說:“我們和村中幾家富戶都要捐一些,要讓朝廷知道,咱南屬寺村是一個重信義、顧大局的村子。”
  聽了這些話,家人們的心都有所動,張慶也更加堅定了捐糧的決心。他對里正說:“災(zāi)民那么多,捐少了救不了多少人,要捐,我就捐一千擔(dān)!”
  里正一聽很是振奮,很快上報了縣府??h府知道后立即派人到南屬寺來核實,登記造冊,并當(dāng)場表示,一定要上報朝廷,讓朝廷予以表彰。
  數(shù)天后,曲沃縣知縣親自帶領(lǐng)隨從騎馬來到南屬寺村,到張慶家中驗收了糧食,過了斗,造了冊,連同村中幾戶所捐糧食一起裝了袋子,貼上了 “南屬寺賑災(zāi)之糧”的封條。
  糧食裝好后,知縣讓各里里長征集車馬牲口,先送到平陽府辦好交接,再由平陽府統(tǒng)一送到河南。兩天后,里正們征集了幾十輛馬車,還有幾百頭毛驢,齊集南屬寺村。
  起糧那天,曲沃知縣親臨南屬寺村,為張慶披紅戴花,讓他騎一高頭大馬,隨糧隊直達(dá)平陽府。他說,張慶是平陽府最大的捐糧戶,知府要親自會見他。
  那一天,南屬寺村非常熱鬧,里正帶著一班鼓樂手沿街敲打著,街上挽上花門,掛上了吊子,村民們都站在街道兩旁圍觀。運(yùn)糧車和毛驢從張慶家門口一直排到西南城門外。馬車上都裝了滿滿的糧袋,上邊插著彩旗,馬車后邊跟著幾百頭馱糧的毛驢,上邊也插了彩旗。趕車人和牽驢人都穿戴整齊,頭上裹了雪白的毛巾,手中拿著紅緩鞭,跟在車、驢旁邊??h府派了一百多名軍士騎著高頭大馬沿途護(hù)送,知縣也騎著馬和張慶并排走在車隊的最前邊。一切準(zhǔn)備妥當(dāng),知縣一聲令下,車隊浩浩蕩蕩地向平陽府出發(fā)了。
  糧食運(yùn)走后,張慶回到村里。到了三月初,朝廷頒下詔書,由平陽知府親自到南屬寺村來頒詔。詔文說,平陽府曲沃縣南屬寺村民張慶自愿捐糧一千擔(dān),賑災(zāi)濟(jì)民,心系國家,情傾民難,義舉感天泣地,敕令平陽府建忠義坊一座,以示表彰,永昭鄉(xiāng)里。
  詔書下達(dá)后不久,平陽府便撥下款項,由曲沃縣令派人監(jiān)理施工,在南屬寺村北,張家宅院旁邊大街中心建木牌坊一座,由平陽知府親題“救建忠義坊”匾額,高懸于牌坊正中。
  這座牌坊一直是南屬寺村的榮耀,也是張慶一家和他的后人們最大的光榮。牌坊一直聳立在南屬寺村的北大街上,直到大清康熙四十二年,因年久失修,多處出現(xiàn)損壞,有張氏族人重新捐資,予以重建,并立碑以記。
  張學(xué)斌先生所講述的先祖張慶捐糧賑災(zāi)的義舉,雖為世代流傳的故事,與當(dāng)時的真實事跡肯定會有很大的差誤,但那座木牌坊卻是真實存在的,那石碑上的“敕建”二字說明當(dāng)時確實是驚動了朝廷。如今這殘留在石碑上的記載內(nèi)容雖然漫漉不清,但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無限的退思,也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。人們相信具有深厚文化底蘊(yùn)的南屬寺村能夠培育出張慶這樣的義士,樸實淳厚的南屬寺村風(fēng)能夠激發(fā)出像張慶這樣的村民,他們在國家需要、人民需要的時刻能夠做出全力奉獻(xiàn)的義舉!
  今天的南屬寺村民更加堅定地相信,張慶獻(xiàn)糧賑災(zāi)的故事是真實的,是無容置疑的!這樣的義舉能夠感動歷史上的南屬寺村民,也一定會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南屬寺村民!他們會將這樣的義舉繼承下來,流傳下去。

注:此文材料由南屬寺村民張學(xué)斌先生提供。